从王家大院看中国古建中大门文化的丰富内涵

2019-5-16 14:26:45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仅山西就是一个有着众多文物古迹的文化大省。除了佛教圣地五台山,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云冈石窟等外,山西的古民居建筑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之大成,是中国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


从元明清时期遗留至今的山西古民居就有近1300多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山西各大院。这些大院以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细,构思巧妙,处处散发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民居艺术馆”。


五千年来中国的古民居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从今天起就从被荣为“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来了解一下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特色。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代表,它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建筑内部构造独特,整座大院分布在黄土高坡上,面积非常大,尽显山西建筑的地形特色。


它的内部结构包括一些巷子和街道,都有着一定的文化含义,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我们好好探索。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座宏伟的宫殿来探索中国古建的文化内涵。


就从大门开始吧,门是进出宅院的入口关,也是建筑的门脸,其地位和意义不言自明。“宅以门户为冠带”这是一句古老的俗语,真因为如此,在中国古建中大门的文化内容尤为丰富。


清代风水书《阳宅撮要》里讲:“大门者,合舍之外大门也,最为紧要,宜开本宅之上吉方。”据此山西大院的院落朝南时,其大门有意稍偏向东方,通常开在东南角上,民间称此为“抢阳”,让阳光尽早照上门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


“高门出贵子”这是民间历来的说法,为福荫子孙,王家大院的宅门建得高大厚实,极有气势。说它是高门大院一点也不为过,与其说它是一座宅院还不如说它是一座城,高大的门楼,高大的城墙,依山坡绵延而起,显示着当年的富有和气派。


住宅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宅门里的每一件生活之物,都寄托了院主人的美好祝愿。在中国的民间古建中,主人居住处门的台阶最常见的为三级,它蕴含着“连升三级”的吉祥语。管家及下人的居室门前,通常只有一两级台阶,以表示主仆身份有别,和尊卑贵贱等级的高低。也有5级甚至更高的台阶,让屋舍拔地而起,凌空矗立,以显示主人的威严和身份的高贵,但不会超过9级台阶。


在中国古建中最具特色的应该是院门边的青石或汉白玉柱石、抱鼓石上,它在大门的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的作用,多为石制,也有木制。门外部分称为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抱鼓石)两种。


中国的门墩常见于四合院建筑,它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那是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门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如狮子、神鹿、锦鸡、青云等一类的图案,取意屋舍平安、平步青云、禄在其中等吉祥之意。


门墩处于大门外左右两侧,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三部分构成。须弥座是整个门墩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上面通常有锦铺。


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但门墩上的饰物并不是随便雕刻上去的,那是等级的象征,它的每个细节都有其讲究和由来。门墩上多刻有蝠(福)、鹿(禄)等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门墩,虽是一方小小的石头,但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门户建筑一起被用于彰显屋主人的身份等级和往日的荣光。主流门墩是箱型和抱鼓型,箱型代表书箱,一般文官家庭用;抱鼓象征战鼓,一般武将家里用。箱子上有狮子的是高级文官,有其他雕饰的是低级文官;鼓上立有狮子的是高级武官,有兽吻的是低级武官。高级文、武官的品级,看狮子的发髻,一品官员之家,狮子的发髻是十三个,象征十三太保。二品以下递减,到七品是七个。

小小的门墩,多样的图案,使门的建筑富于变化和灵气,它也隐含了中国古老的传统观念。“狮”和“嗣”、“事”谐音,表示事事如意、子嗣昌盛、合家团聚的祝愿;“桃”为长寿的象征;“鱼”和“余”、“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连年有余;化鱼为龙,象征着仕途高升;“猴”,封侯挂印等等,它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的古建筑表述了用文字语言无法企及的文化内涵,是器物、制度和观念三层文化的集中体现。住宅是人类实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观念和社会习俗的承载物,山西大院就是依托这些历史文化用建筑的形式表现出来。